伺服轉臺系統能夠滿足高精度平臺的參數要求,解決了平臺角度范圍、角加速度、速度、定位精度以及重復定位精度等方面的問題。該伺服系統具有響應快、扭矩大、加速效果好、定位超準確等特點。相對于傳統的步進電動機及伺服電動機系統,定位精度更高。常規步進、伺服系統常需要減速器、聯軸器等復雜的扭力傳輸機構,其定位精度有限。該伺服系統為直接扭力輸出,無需額外的機械設備。
轉臺是一種復雜的集光機電一體的現代化設備,在領域中進行半實物仿真和測試,在飛行器的研制中起著關鍵的作用,它能夠模擬飛行器的各種姿態角運動,復現其運動時的各種動力學特性,對飛行器的制導系統、控制系統以及相應器件的性能進行反復測試,獲得充分的試驗數據,并根據數據對系統進行重新設計和改進,達到飛行器總體設計的性能指標要求。
我國的轉臺研制雖然比發達國家起步晚,但這些年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,特別是近幾年來,轉臺的研制得到了很大的發展。目前,國內也有很多研究機構和高校在從事轉臺的研究與開發,例如哈爾濱工業大學、中航303所、中船6354所、北京軍達騰飛科技有限公司等。我國在20世紀60年代自主研發和制造了一臺液壓飛行仿真轉臺,為我國早期飛行器控制和制導系統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。進入80年代后,我國將數字控制引入到了轉臺控制中,用軟件實現了復雜控制規律,參數調整也比模擬方便,將我國的轉臺研究開發帶入了一個新的時代。1990年,中航303所研制成功了SGT1型三軸捷聯慣導測試轉臺,這是我國一臺計算機控制的高精度三軸慣導測試臺。進入90年代以來,轉臺的研制進入了數字和模擬的要求也越來越高,這就對轉臺的設計和整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中國還開發了許多不同形式和用途伺服轉臺平臺。從國內產品的角度來看,在相同結構剛度的前提下,國內產品做得更重,負荷更小,給小型化和機動性帶來很大困難。因為國外相關產品的進口一直受到嚴格控制。所以只能立足于自己的研發。而自主研發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實現結構的輕、高剛度、高精度。